小時候每當作文課老師要我們寫中秋節的的文章時,總會寫著「月到中秋分外明,每逢佳節倍思親」~~
很簡單的句子,很清楚的意思...
在那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,哪知道什麼是離鄉遊子~~哪知道遊子在異鄉看明月的心情~~
多媽曾離開出生地,那是在一歲多的時候,對出生地是陌生的,對多媽來講那裡只是一個地名、一個名詞...
隨著年歲的增長,奇怪的是那個離開數十年的地方,居然會時時讓多媽想念,想著回到那只住一年多的所在....
是對親情的移情作用?還是年紀大了,對往日的點滴特別珍惜有點尋根的意味存在?
或者是想重回那個母親的故鄉,像重回媽媽懷抱一樣的感覺~~
媽媽是外公外婆的獨生女,在新加坡出生,當時外公在新加坡討生活(那時的新加坡還是殖民地,還沒獨立),一直到媽媽十五歲時外公過世,外婆帶著媽媽回故鄉----金門
母女倆家無恆產,因為住在海邊,只有靠著補魚和種些地瓜過生活,後來外婆在媽媽二十歲時去逝,孤苦的媽媽只好去依靠一個伯母,那就是後來我小時候曾見過面的「阿嬤」~
阿嬤對媽媽很好,就當成自己的女兒那樣...
老人家很勤勞,還記得多媽還沒上小學時,曾接她老人家到台灣來,纏著小腳、綁著頭圍(就像電影裡老太太頭上戴的額頭上縫有碧玉的帶子),好眼力的拿著針線縫補著衣物,勸她不要做,她會說:「我是跳蚤命,三天不跳就死翹翹」~~
寄人籬下的生活總是比較辛酸的,縱然阿嬤對媽媽視如己出,感覺上總是不太一樣~~
當初的金門是黃沙一片,除了地瓜和高梁以外,很少有作物可以生長...
生活的困苦可想而知,一直到媽媽嫁給老爸以後,生活才稍為改善,阿嬤常說,到老爸家吃一週的飯,比在她自己家吃一年的飯還要多,因為平日都是吃番薯籤,番薯湯,番薯稀飯拜拜時才能吃到的,拜拜用的飯是從稀飯中撈出來的,拜好之後再倒回鍋中和地瓜混合,再食用。
老爸是教員,生活不算寛裕,可是總是有固定的收入,加上老爸對吃比較注重,生活上改善許多~~
民國四十七年八二三炮戰爆發,一個小小的島承受了無可計數的炮彈,全島的人民陷入一片恐慌,媽媽形容當時的情況,是滿天的紅,咻咻的爆炸聲不絶於耳...
炮火暫停的片刻,政府決定宣佈為了學生的安全全校師生撤到台灣來唸書,就在那個時候年幼的我和爸媽離開金門,到台灣生活~~
當時年紀小,有父母在身邊就覺得安全、温暖,完全不能瞭解父母親「每逢佳節倍思親」的感受,書中的詩句只是朗朗上口的唸著,只是考試時的答案。不知道為什麼媽媽總愛訴說她小時候的辛苦的生活史,不知道為什麼老爸總是喜歡談他「想當年」的英雄事跡...
每逢年節的時候,總是邀請沒有家人在身邊或是離鄉背井的朋友到家中吃飯,之前以為只是爸媽的熱情大方好客,後來想想原來是將心比心的情況下,知道同是異鄉人的心情,有著相知相憐的同理心,大家熱鬧一點也許會沖淡一些思念家鄉親人的情緒吧~~
一個大時代的演進,造成了千千萬萬的故事,許多人都在原來被稱為「異鄉」而後來是「家鄉」的地方終老一生...
爸爸媽媽離開金門以後就不曾再回去過,我想到他們的心中,故鄉還是會在午夜夢迴時常出現夢中,看到和家鄉相同的東西時,還是會特別有親切感...就像多媽看到金門就會有特殊的感受是一樣的~~
人生就像是坐車,一站一站的停,一站一站的經過,每個你走過的地方都有成長的痕跡、生活的記憶..
特別是離開家裡到外地打拼的人,不管是在國內或國外,自願或出於無奈的離開,抬頭看天上的明月,想到和家人相處的種種,應該或多或少都有些感傷的心情吧~~
滄海桑田,人事變遷,只有亙古的明月,千年不變的照著大地,爸媽曾經望著明月思念他們的過往,數十年後的今天,多媽也是望著明月懷念著離開已久親愛的雙親大人...
是月圓、還是多媽年紀大了,讓人不自主的多愁善感起來了~~
中秋月圓,祝福全天下的家庭都能月圓人團圓,大家中秋節快樂~~~
留言列表